律师档案
魏湘辉
魏湘辉律师
内蒙古 通辽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魏湘辉律师的网站
文章分类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网友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医患步步为营更是对医疗体制的不信任医患关系恶化罪魁祸首是医疗体制不公

分类:从业心得    时间:(2014-12-08 10:51)    点击:288

  医患步步为营更是对医疗体制的不信任医患关系恶化罪魁祸首是医疗体制不公

  从“八毛门”到“录音门”,医患关系的紧张似乎已经到了全社会都无法回避的临界点,而把解决这种紧张的目光投向体制改革,似乎注定要被认为是脱离现实的宏大叙事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空谈。但是,我们不妨就从现实出发,往这个根本问题的方向作些思考。

  第一,呼吁医患互相沟通、互相信任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何实现这种沟通、信任?比如说,病人究竟凭什么信任医生不会乱开贵药、乱开检验单呢?归根到底,只有拿出真正让病人感到放心和满意的医疗资源分配体制、医务管理体制,甚至还会关涉到医学教育体制,而且只能通过真正落实这些体制,才能让病人信任你。

  这里马上就切入到体制问题:医生开贵价药、动不动就要检查是否为了提高医院的赢利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这种疑虑的指向难道不正是公共医疗市场化的体制吗?因为如果不是与利益挂钩,谁都会相信医生不会乱开贵药。在政治学上有一条道理:在坏的体制下好人也会变坏。这里的关键并不是看病贵的问题,而是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利益驱动导致的看病贵,从而导致的不信任感。第二,目前最普遍发生医患紧张的人群是什么人?似乎很少人问这个问题。其实谁都知道,这个人群就是最广大的老百姓,而权贵们一般是较少陷入这种紧张之中的。坊间有一种说法,说全中国全部医疗资源中的80%都用在极少数人的身上。尽管这一数据有待证实或证伪,但显然有全额公费报销的人只怕你不开贵药、只怕你不用上最贵的进口设备,哪来的不信任?那么,从这里难道不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目前我国公共医疗资源的分配真相究竟如何?难道在最广大人口中普遍蔓延的医患紧张关系与这种少数利益集团人为地垄断最大部分、最优质的医疗资源的体制毫不相关吗?

  在这个问题上,主流话语偶尔也会承认“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医疗保障投入不足”,但这种表述说轻点是避重就轻,说严重点是似是而非的故意混淆:对于大城市里的千万百姓,医疗资源什么时候“过度集中”在他们身上了?所谓的“投入不足”更是说得好听,全中国有多少人口根本就没有了医疗保障?在医疗资源极度不公平、不正义的分配体制下,难道依靠道德说教、提倡信任和沟通就能抚平在最广大的人口中因资源紧缺、利益冲突而造成的信任极度创伤吗?第三,关于“全程录音”和“步步签字”这种被认为是极度不信任的现象,固然是与医疗常规、法律依据、医疗诉讼、责任区分等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目前的讨论却无法走出这个死结:录音、签字并非是造成不信任的原因,而是不信任的结果;在无法消除不信任的情况下,谈什么共同心愿、医生压力等等都是很无力的。其实,录音固然是包含有对医生的不信任,签字固然是为了撇清责任,但这两者同时都更有对处理医疗事故体制的不信任。因为好的事故处理体制必然包含有公平与正义的程序、有公信力的责任检测机构、有公开透明的新闻监督机制,只有当这些必要的保障都确凿无疑地存在和可以操作的时候,病人才不会依赖于以一己之力收集证据,医生才不必如此厚颜地步步为营。

  有人或许会认为,体制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而说了也是白说。当然,这种悲观论不无道理,因为改革这种医疗体制的权力掌握在正在和将于继续享受这一体制所带来好处的人的手中。因此,即便只是单纯的逻辑推论也会使人想到:如何使权力不那么集中地掌握在这些既得利益者的手中呢?——这不是又往体制改革方面登上了一个台阶吗?!(作者系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委员)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魏湘辉律师提供“医疗事故  公司法务  刑事辩护  工程建筑  合同审查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魏湘辉律师,魏湘辉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魏湘辉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4000110148,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魏湘辉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通辽律师 | 通辽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魏湘辉律师主页,您是第12768位访客